今天为大家带来 Context 的正确使用

我们为什么需要 Context 的呢?我们来看看看一个 HTTP 请求的处理:

请求示意

例子大概意思是说,有一个获取订单详情的请求,会单独起一个 goroutine 去处理该请求。在该请求内部又有三个分支 goroutine 分别处理订单详情、推荐商品、物流信息;每个分支可能又需要单独调用DB、Redis等存储组件。那么面对这个场景我们需要哪些额外的事情呢?

  1. 三个分支 goroutine 可能是对应的三个不同服务,我们想要携带一些基础信息过去,比如:LogID、UserID、IP等;
  2. 每个分支我们需要设置过期时间,如果某个超时不影响整个流程;
  3. 如果主 goroutine 发生错误,取消了请求,对应的三个分支应该也都取消,避免资源浪费;

简单归纳就是传值、同步信号(取消、超时)。

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叫了,完全可以用 channel 来搞啊!那么我们看看 channel 是否可以满足。想一个问题,如果是微服务架构,channel 怎么实现跨进程的边界呢?另外一个问题,就算不跨进程,如果嵌套很多个分支,想一想这个消息传递的复杂度。

如果是你,要实现上面的这个需求,你会怎么做?

Context 出场

幸好,我们不用自己每次写代码都要去实现这个很基础的能力。Golang 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,就是 context.Context 这个包,这个包的源代码非常简单,源码部分本文会略过,下期单独一篇文章来讲,本篇我们重点谈正确的使用。

Context 的结构非常简单,它是一个接口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
// Context 提供跨越API的截止时间获取,取消信号,以及请求范围值的功能。
// 它的这些方案在多个 goroutine 中使用是安全的
type Context interface {
// 如果设置了截止时间,这个方法ok会是true,并返回设置的截止时间
Deadline() (deadline time.Time, ok bool)

// 如果 Context 超时或者主动取消返回一个关闭的channel,如果返回的是nil,表示这个
// context 永远不会关闭,比如:Background()
Done() <-chan struct{}

// 返回发生的错误
Err() error

// 它的作用就是传值
Value(key interface{}) interface{}
}

写到这里,我们打住想一想,如果你来实现这样一个能力的 package,你抽象的接口是否也是具备这样四个能力?

  • 获取截止时间
  • 获取信号
  • 获取信号产生的对应错误信息
  • 传值专用

net/http 中是怎么用 context的?

在我们开始自己鼓捣前,我们先看看 net/http 这个包是怎么使用的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func main() {
req, _ := http.NewRequest("GET", "https://api.github.com/users/helei112g", nil)

// 这里设置了超时时间
ctx, cancel := context.WithTimeout(context.Background(), time.Millisecond*1)
defer cancel()
req = req.WithContext(ctx)

resp, err := http.DefaultClient.Do(req)
if err != nil {
log.Fatalln("request Err", err.Error())
}
defer resp.Body.Close()

body, _ := ioutil.ReadAll(resp.Body)
fmt.Println(string(body))
}

上面这段程序就是请求 github 获取用户信息的接口,通过 context 包设置了请求超时时间是 1ms (肯定无法访问到)。执行时我们看到控制台做如下输出:

1
2
2020/xx/xx xx:xx:xx request Err Get https://api.github.com/users/helei112g: context deadline exceeded
exit status 1

我们继续做实验,将上面的代码稍作修改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func main() {
req, _ := http.NewRequest("GET", "https://api.github.com/users/helei112g", nil)

// 这里超时改成了 10s,怎么都够了吧
ctx, cancel := context.WithTimeout(context.Background(), time.Second*10)
// 但是这里移出了 defer 关键字
cancel()
req = req.WithContext(ctx)

// 没有改动的部分,省略
... ...
}

大家猜猜看能否获取到请求结果?肯定是不能的,因为 context 取消的信号,在 net/http 包内部通过 ctx.Done() 是能够拿到的,一旦获取到就会进行取消。上面的代码,控制台会输出:

1
2
2020/xx/xx xx:xx:xx request Err Get https://api.github.com/users/helei112g: context canceled
exit status 1

注意两次控制台输出的错误信息时不一样的。

  • context deadline exceeded 表示执行超时被取消了
  • context canceled 表示主动取消

net/http 中 context 获取取消信号

接下来,我们去看看 net/http 包内部是怎么扑捉信号的,我们只关注 context 的部分,其它的直接忽略,源码路径如下;

net/http/transport.go (go 1.13.7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// req 就是我们上面传进来的 req,它有个 context 字段
func (t *Transport) roundTrip(req *Request) (*Response, error) {
t.nextProtoOnce.Do(t.onceSetNextProtoDefaults)
ctx := req.Context() // 获取了 context
trace := httptrace.ContextClientTrace(ctx) // 这里内部实际用到了 context.Value() 方法

// 各种处理,无关代码删除了

// 处理请求
for {
// 检查是否关闭了,如果关闭了就直接返回
select {
case <-ctx.Done():
req.closeBody()
return nil, ctx.Err()
default:
}

// 发送请求出去
}
}

来总结下上面这段代码,实际上关于 context 的精髓就在 for 循环中的 select,它通过 ctx.Done() 来获取信号,因为不管是自动超时,还是主动取消,ctx.Done() 都会收到一个关闭的 channel 的信号。

这里隐藏了一个细节,那就是如果按照上面的逻辑只能处理到发起请求前的超时,但是如果请求已经被发出去了,等待这段时间的超时该如何控制呢?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源码的这里:

net/http/transport.go:1234 (go 1.13.7)

其实就是在内部等待返回的时候不断的检查 ctx.Done() 信号,如果发现了就立即返回。

好了,官方的技巧我们已经学完了,现在轮到我们把开头的例子写个代码来实现下。

多个 goroutine 控制超时及传值

由于服务内部不方便模拟,我们简化成函数调用,假设图中所有的逻辑都可以并发调用。现在我们的要求是:

  1. 整个函数的超时时间为1s;
  2. 需要从最外层传递 LogID/UserID/IP 信息到其它函数;
  3. 获取订单接口超时为 500ms,由于 DB/Redis 是其内部支持的,这里不进行模拟;
  4. 获取推荐超时是 400ms;
  5. 获取物流超时是 700ms。

为了清晰,我这里所有接口都返回一个字符串,实际中会根据需要返回不同的结果;请求参数也都只使用了 context。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92
93
94
95
96
97
98
99
100
101
102
103
104
105
106
107
108
109
110
111
112
113
114
115
116
117
118
119
120
121
122
123
124
type key int

const (
userIP = iota
userID
logID
)

type Result struct {
order string
logistics string
recommend string
}

// timeout: 1s
// 入口函数
func api() (result *Result, err error) {
ctx, cancel := context.WithTimeout(context.Background(), time.Second*1)
defer cancel()

// 设置值
ctx = context.WithValue(ctx, userIP, "127.0.0.1")
ctx = context.WithValue(ctx, userID, 666888)
ctx = context.WithValue(ctx, logID, "123456")

result = &Result{}
// 业务逻辑处理放到协程中
go func() {
result.order, err = getOrderDetail(ctx)
}()
go func() {
result.logistics, err = getLogisticsDetail(ctx)
}()
go func() {
result.recommend, err = getRecommend(ctx)
}()

for {
select {
case <-ctx.Done():
return result, ctx.Err() // 取消或者超时,把现有已经拿到的结果返回
default:

}

// 有错误直接返回
if err != nil {
return result, err
}

// 全部处理完成,直接返回
if result.order != "" && result.logistics != "" && result.recommend != "" {
return result, nil
}
}
}

// timeout: 500ms
func getOrderDetail(ctx context.Context) (string, error) {
ctx, cancel := context.WithTimeout(ctx, time.Millisecond*500)
defer cancel()

// 模拟超时
time.Sleep(time.Millisecond * 700)

// 获取 user id
uip := ctx.Value(userIP).(string)
fmt.Println("userIP", uip)

return handleTimeout(ctx, func() string {
return "order"
})
}

// timeout: 700ms
func getLogisticsDetail(ctx context.Context) (string, error) {
ctx, cancel := context.WithTimeout(ctx, time.Millisecond*700)
defer cancel()

// 获取 user id
uid := ctx.Value(userID).(int)
fmt.Println("userID", uid)

return handleTimeout(ctx, func() string {
return "logistics"
})
}

// timeout: 400ms
func getRecommend(ctx context.Context) (string, error) {
ctx, cancel := context.WithTimeout(ctx, time.Millisecond*400)
defer cancel()

// 获取 log id
lid := ctx.Value(logID).(string)
fmt.Println("logID", lid)

return handleTimeout(ctx, func() string {
return "recommend"
})
}

// 超时的统一处理代码
func handleTimeout(ctx context.Context, f func() string) (string, error) {
// 请求之前先去检查下是否超时
select {
case <-ctx.Done():
return "", ctx.Err()
default:
}

str := make(chan string)
go func() {
// 业务逻辑
str <- f()
}()

select {
case <-ctx.Done():
return "", ctx.Err()
case ret := <-str:
return ret, nil
}
}

不知道你是否看明白了整个使用,我们这个例子看起来很复杂,实际上与我给你介绍的 net/http 包控制超时是一样的,只不过 net/http 的控制超时代码不需要我们写,而且我们这里一次性把三个调用的整合到了一起。

还有一点说明一下,对于 select,如果没有写 defalut 分支,是不需要放在 for 循环中的,因为它本身就会阻塞(网络上有很多例子放在for循环中)。

好了,今天就到此结束,随便推广我们小伙伴一个B站视频,是关于 秒杀系统设计 的。

参考资料

下期预告

对于使用搞清楚了,下期会解密 context 包究竟是如何做到的,也就是俗称的源码阅读啦!